光通量(Luminous flux): 指人眼所能感覺到的輻射功率,它等于單位時間內(nèi)某一波段的輻射能量和該波段的相對視見率的乘積。光通量常用Φ表示,單位為”流明”(lm).
光照度(Illuminance):表示被攝主體表面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光通量。可用照度計直接測量,光照度的單位是勒克斯,是英文lux的音譯,也可寫為lx。被光均勻照射的物體,在1平方米面積上得到的光通量是1 lm時,它的照度是1 lux。
發(fā)光強度(Luminous intensity):簡稱光強,國際單位是candela(坎德拉)簡寫cd。Lcd是指光源在指定方向的單位立體角內(nèi)發(fā)出的光通量。光源輻射是均勻時,則光強為I=F/Ω,Ω為立體角,單位為球面度(sr),F為光通量,單位是流明,對于點光源由I=F/4∏ 。
光亮度(Luminance):指一個表面的明亮程度。以L表示,即從一個表面反射出來的光通量,不同物體對光有不同的反射系數(shù)或吸收系數(shù)。單位是坎德拉/平方米(cd/m2)。
光效(Luminous efficacy):光源所發(fā)出的總光通與該光源所消耗的電功率的比值,稱為該光源的光效。它是衡量光源節(jié)能的重要指標。單位:每瓦流明(lm/w)。
顯色性(Color rendering index):光源對物體顏色呈現(xiàn)的程度,也就是顏色的逼真程度,常稱“顯色指數(shù)”。顯色指數(shù)越高(0-100)的光源對顏色的再現(xiàn)越接近自然原色。單位:Ra。
色溫(Color temperature):是表示光源光譜質(zhì)量最通用的指標。光源發(fā)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光色相同時,黑體的溫度稱為該光源的色溫。單位:開爾文(k)。
一般常用光源的色溫為:標準燭光為1930K;鎢絲燈為2760-2900K;熒光燈為3000K;閃光燈為3800K;中午陽光為5600K.
光束角(Beam angle):通常稱角度,指于垂直光束中心線之一平面上,發(fā)光強度等于50%最大發(fā)光強度的二個方向之間的夾角。
眩光(Glare):視野內(nèi)有亮度極高的物體或強烈的亮度對比,則可以造成視覺不舒適稱為眩光,眩光是影響該照明質(zhì)量的重要因素。
電磁干擾(EMI):由電氣或電子設(shè)備造成的電干擾。高頻電子設(shè)備的干擾等級應服從聯(lián)邦通信委員會(FCC)或國際電工委員會(IEC)的規(guī)定。
光衰(Lumens depreciation):光源在使用過程中,隨著時間的推延,其光通量逐漸減少的現(xiàn)象稱為光衰。
功率因數(shù)(power factor):電路中以W為單位的功率與電壓電流均方根乘積的比值。
燈具效率(Lamp efficiency):是指在規(guī)定條件下測得的燈具所發(fā)射的光通量值與燈具內(nèi)所有光源發(fā)出的光通量測定值之和的比值。
平均壽命(Average life):指一批燈泡至百分之五十的數(shù)量損壞時的小時數(shù)。mvpsportsbooks.com